年年岁岁花相似,岁岁年年人不同。牛年春节临近,家家户户忙着筹备年货、走亲访友;城市道路两旁也装扮起崭新喜庆的中国结、红灯笼,年味逐渐浓烈起来,此时越发让人怀念起儿时故乡的年味。

热闹赶年集
小时候,感觉年味最集中、最浓烈的地方莫过于年集,年集上到处都弥漫着年的味道,大集上商品琳琅满目、人头攒动、鲜花娇艳、福字多多、红红火火。故乡这边年前镇上最后一个大集是腊月二十七,这一天,我和母亲、大娘、姑以及弟弟们一起去赶年集,在人山人海、熙熙攘攘中,穿过布摊、菜摊、杂货摊、锅碗瓢盆摊,你拥我推地一个摊一个摊地细细观看品味购买。大路小道上挑挑的、担担的、推车的、背筐的、挎篮子的,人流不断、车流不息,四面八方朝着集市汇集,离集市还有二三里地远,就能听到集市上传来的喧闹声。那时的年集持续的时间长,大多都是在日落西山后,人们才提着大包小包,带着孩子高兴地回家。

温暖年夜饭
记得小时候,一过小年,爷爷奶奶大爷大娘父亲母亲就开始准备除夕的年夜饭了。那时,家里经济状况并不宽裕,但是,过年时家里人就会想方设法地准备一大桌子丰盛的年夜饭。年三十上午就开始杀鸡宰鱼、汆丸子、炸藕合和面疙瘩、包饺子。其中包饺子时,奶奶会包上含有硬币的十二个饺子,谁能吃到,寓意在新的一年里就会好运连连。爷爷做的糖醋鲤鱼是年夜饭的“压轴大菜”,预示着年年有余。糖醋鲤鱼酸甜适中,色泽油亮,每次都引得我和姐姐、哥哥们争先恐后地一抢而空。吃完年夜饭,大家围坐在电视机旁看春晚、拉家常,一家人团团圆圆、熬夜守岁的温暖场景也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。
儿时的故乡,温暖美好;家乡的年味,历久弥香。